• 《材料力学》精品资源共享课

  • 《材料力学》精品资源共享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课程概要  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

材料力学是我校机械类和土建类等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了尽早建设成省级资源共享课,现拟定建设规划如下:

1、教学团队建设方面

目前我们的教学团队队伍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有1名教师兼任实验师,其中50岁以上1人,40岁以上3人,35岁以上4人,中青年人数较多,但缺少35岁以下青年教师和专职的实验系列老师,因此要进一步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和专职的实验系列人才,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形成有活力、水平高、梯度好、结构合理、教研和学术能力强的教师梯队。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

由于学校学分制改革、大类招生的改革和专业课学时数的压缩,材料力学课程由原来的72学时(4.5学分)调整到48学时(3学分)或40学时(2.5学分),课程整个体系和课堂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学时数的变化得以改革,就需要把原来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分模块教学,分成基础知识模块、强度分析模块、基础实验模块、静不定模块、组合变形模块、综合实验模块,以便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学时数要求和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模块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多以基础知识模块、强度分析模块和基础实验模块组成,强调专业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除以基础模块外,还应选择组合变形模块、静不定模块和综合实验模块。模块化教学既能适应学校的改革,又能满足不同类人才的培养。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早已被淘汰。继而代之的是利用多媒体资源(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等),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的多媒体技术+黑板地教学模式;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老师们会想办法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对比教学、总结归纳习题、PBL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突出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等不同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后随着WIFI技术的成熟和智能手机的推广,将来的课堂也可能会向着网络化、共享化、翻转化等方向发展,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网站上的共享资源、慕课、微课等形式来完成自己的所学知识,取得自己的所修学分,同时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来适应新的挑战。

4、教材建设方面

在坚持选用国内优秀的教材基础上,针对本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可以根据模块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新的《材料力学》教材,课程负责人以前参加编写过由中国农业出版社组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工程力学》和《材料力学》,有自主编写教材的能力。同时修订新的与材料力学配套的《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和新的《工程通识教育指导书》。

5、资源共享方面

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形成了较完备的课程内容体系。但是受益面主要是专业和教师,学生参与和网站点击偏少,课程的共享效果差。因此想通过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完善所有授课的教学资源,通过电子教案库、教学课件库、成果展示库、实践资源库、试题习题库、教学录像库、能力测试库、示范教学库、力学趣味库、特色资源库等形式,以“开放、共享、共建”为要旨达到共享。

6、实验和实践教学方面

建设开放型实验室,在完成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实验,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版权所有 ©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力学》精品资源共享课   
技术支持: 碧辉腾乐(UNSUN.NET)